曹玉政林,男,辽宁鞍山人,yl23455永利2021级材料1班学生,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入党积极分子。
中国首枚原子弹试爆成功后,两弹一星勋章获得者陈能宽写下的慷慨激昂的诗篇“东方巨响,大漠天苍朗。云似蘑菇腾地长,人伴春雷鼓掌。欢呼成果崔巍,称扬举国雄飞。纸虎而今去矣,神州日月增辉”,陈能宽院士不辞辛苦,兀兀穷年,为中国核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。
1942年,陈能宽被保送到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矿治工程系,也就是今天yl23455永利我院的前身,是我们杰出的校友,他经过四年的努力,圆满完成学业。1947年,他远赴耶鲁大学继续深造,毕业后,面对美国优渥的待遇,他心中始终想回到生他养他的祖国大地,报效国家。1955年底陈能宽夫妇终于在排除美国政府的重重干扰和阻挠后,回到了祖国中科院应用物理研究所工作。1960年6月他接到一个改变了一生轨迹的通知:调入二机部核武器研究所参加我国核武器研究。
从此,陈能宽隐姓埋名25 年,在与世隔绝的试验场,在风沙呼啸的戈壁滩,陈能宽率领一支年轻的队伍,向世界最尖端的技术发起挑战。在没有试验容器、没有计算机的情况下,一次次改交配方,一次次试爆,白天试验,夜间分析。在历经上千次实验后,陈能宽和他的团队取得了化工技术、材料状态方程及实验测试技术等多方面关键技术的突破性进展,解决了一系列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问题,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所需的起爆元件。1999年,在人民大会堂,他和朱光亚、于敏等23位科学家一起,从江泽民总书记手中接过“两弹一星”功勋奖章。对此,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学习心得:
隐姓埋名,默默奉献,甘把青春献事业。在隐姓埋名的25年的时间里,妻子和家人始终不知道陈能宽在做什么,大家也以为他早已去世,可是陈能宽院士却在这25年间,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。泰戈尔有言:“生命赐给了我们,我们必须奉献生命,才能获得生命。”陈能宽院士的言行正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。
淡泊荣华,祖国至上,毅然决然回祖国。陈能宽院士在耶鲁大学毕业后,面对美国提供的优渥条件和待遇,他不为所动,面对许多美国同事的挽留,他给他们留下了一句掷地有声的话语:“科学家是有祖国的!”从此,他踏上了回家的路途。陈能宽院士把祖国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,祖国的需求正是他个人的理想与抱负,一项项科研成果正是他爱国精神最好的体现。
生命不止,发光不息,提携青年报祖国。陈能宽一直主张老一辈科学工作者必须注意既抓科研也培育人才,他言传身教、身体力行,经常提携、鼓励自己身边的青年学者,一贯重视青年人提出的想法和建议,支持他们进行新方向、新思想和新方案的探索。晚年的陈老持续发光发热,把毕生所学都教给学生们,他还经常鼓励学生们:“我们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写篇大论文!”陈老的一生,用“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”来形容再为贴切不过。
我们是新时代的新青年,当前,我们国家正处于两个一百年交汇的截点上,我们应该学习陈老的精神品质,担负时代的使命与责任,努力学习,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,像陈老诗句中写的那样,为我们的神州大地增辉添彩!